小分子內部的精確泛素化機制:細胞如何調控生物功能


摘要

本文探討小分子內部精確泛素化機制,揭示其對細胞生物功能調控的重要性及潛在應用價值。 歸納要點:

  • 泛素化修飾的精準操控技術為研究細胞功能提供新工具,並促進藥物開發。
  • 泛素化是調節蛋白質穩定性的重要機制,透過標記待降解的蛋白質來維持細胞內部環境的平衡。
  • 泛素化途徑與多種疾病相關,理解其異常將有助於創新治療策略。
深入了解泛素化不僅能推動基礎科學研究,也可能成為未來臨床治療的新方向。

Axial 是一個提供鏈上資料的開放平台,旨在簡化並提升區塊鏈應用的開發過程。透過其 API,開發者可以輕鬆接入各種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資料,使得構建創新的應用變得更加高效。Axial 還支援多種流行的區塊鏈網路,包括 Ethereum 和 Binance Smart Chain ,這意味著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開發者,都能找到合適的工具來實現自己的想法。在當前迅速演變的區塊鏈生態系統中,Axial 無疑為追求技術進步的人士提供了一條清晰、有效的道路。

Axial 與優秀的創始人和發明家合作。我們投資於早期階段的生命科學公司,例如 Appia Bio、Seranova Bio、Delix Therapeutics、Simcha Therapeutics 等,通常是在他們的構想尚不成熟之時。我們對幫助那些有志於建立自己持久事業的稀有發明者充滿熱情。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擁有出色的生命科學創意或公司,Axial 將非常期待與您交流,並可能投資於您的願景及企業。我們很高興能夠與您攜手共進 - 請透過 info@axialvc.com 聯絡我們。
我們在研究許多文章後,彙整重點如下
網路文章觀點與我們總結
  • 泛素-蛋白酶體系統是細胞內主要的蛋白質降解途徑,負責超過80%的蛋白質降解。
  • 泛素化是標記需要降解的蛋白質,使其被蛋白酶體識別的過程。
  • 多聚泛素化是指多個泛素分子連接到目標蛋白上,這一過程對於進行降解至關重要。
  • 單泛素化可以影響細胞內部的多種功能,如内吞作用和亚细胞定位。
  • 降解過程需要特定的酶和分子的參與,包括位於內質網膜上的HRD1和ATP水解酶p97等。
  • 研究表明某些機制可以繞過典型的泛素化系統,在細胞核中實現蛋白質降解。

我們身體中的每個細胞都在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成分,而這一切都是依賴於一個叫做「泛素-蛋白酶體系統」的重要機制。透過將舊有或受損的蛋白質標記為需要被清除,它們能夠迅速而有效地被處理掉,就像清理房間一樣。如果沒有這個系統,細胞就無法保持健康狀態。因此,了解這些生命基本運作,不僅讓我們對自身更有認識,也提醒著我們維持健康的重要性。



本文介紹了一項引人入勝的發現,即一種新型小分子 BRD1732,它在細胞中直接進行泛素化,並透過前所未有的機制破壞了泛素-蛋白酶體系統。這項研究描述了小分子 BRD1732 的細胞內泛素化,該分子自2010年代初由 Enrique Garcia-Rivera 識別以來一直是一個謎團。該研究結合了基因組篩檢、蛋白質組學和生化方法,以闡明這種化合物獨特的作用模式。

BRD1732:一個靶向泛素化路徑的全新細胞毒素

BRD1732 是一種依賴於 E3 泛素連線酶 RNF19A 和 RNF19B 的立體專一性細胞毒素。研究人員從多樣性導向合成(DOS)文庫中鑑定出 BRD1732,發現其在多種細胞系中具有立體專一性的細胞毒活性。值得注意的是,改變其立體化學結構會顯著降低活性,這表明該化合物是透過與細胞大分子之間的特定互動來發揮作用。

進行全基因組 CRISPR-Cas9 篩選後發現,失去 RNF19A、RNF19B 和 UBE2L3 對 BRD1732 產生抗藥性,這將這些 E3 和 E2 泛素連線酶納入了該化合物的作用機制中。研究還發現 RNF19A 表達量與對 BRD1732 敏感性的相關性,在數百條癌症細胞系中得到了進一步支援。而且,BRD1732 在細胞內直接被泛素化。在一次引人注目的發現中,研究人員指出,BRD1732 處理會使單泛素及短聚泛素鏈以立體專一和依賴 RNF19 的方式積累。

質譜分析顯示 BRD1732 與泛素形成共價結合,其中該化合物附著於泛素的 C-末端。這代表了一個小分子在細胞內直接被泛素化的新穎範例。整體而言,專案1「BRD1732 靶向泛素化路徑的獨特機制」和專案2「BRD1732 開啟泛素化研究新領域」展示了此類研究如何為未來的藥物開發提供新的視角與可能性。

BRD1732 的泛素化機制:影響泛素-蛋白酶體系統、蛋白質穩定性和抗癌潛力

BRD1732 的泛素化導致了對泛素-蛋白酶體系統的廣泛影響:
- 自由泛素池的耗竭
- 蛋白酶體底物的積累
- 泛素依賴性蛋白酶體降解的抑制
- 對蛋白質穩定性的雙向影響

重要的是,雖然 BRD1732 與傳統的蛋白酶體抑制劑有某些相似之處,但其機制卻是截然不同。它並不會像典型的蛋白酶體抑制劑那樣導致高分子量多聚泛素化蛋白質的積累。相反地,它似乎透過生成與泛素結合的 BRD1732 來作為競爭性抑制劑,幹擾正常的泛素化過程。

在細胞中,小分子的直接泛素化是一項非常不尋常且值得注意的發現。大多數已知的共價抑制劑包含能與目標蛋白上的親核氨基酸反應的親電性頭部。而 BRD1732 則以親核體角色出現,其 azetidine 氮原子與泛素 C 端形成共價鍵。這一發現顛覆了小分子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一般方向性。

BRD1732 的獨特機制為開發新型抗癌藥物提供了新的方向。傳統的蛋白酶體抑制劑通常會導致高分子量多聚泛素蛋白在細胞內積累,並伴隨著較大的毒副作用。而 BRD1732 透過競爭性抑制泛素化過程,有效地阻止癌細胞生長,同時可能具備較低毒性的優勢。BRD1732 的研究也為理解複雜的泛素化修飾提供了新視角,使我們得以深入探究其與其他疾病治療中的潛在應用。

非共價互動作用引發的靶向降解策略:開啟藥物開發新紀元

這項發現為藥物開發開啟了引人入勝的可能性。作者建議,有可能創造出雙功能分子,透過非共價互動作用將泛素導向特定的蛋白質靶點。更廣泛地說,這引發了「轉錄後修飾在跨膜」的概念——即透過小分子中介將轉錄後修飾傳遞給蛋白質。BRD1732的活性對其精確三維結構的強烈依賴,突顯了多樣性導向合成法在藥物發現中的價值。透過探索多樣化的立體化學和三維支架,多樣性導向合成庫有潛力獲得一些傳統平面、富含 sp2 的化合物集合所無法輕易實現的生物活性。}

{專案1:非共價互動作用引發的靶向降解策略使得新的治療方法變得可行,而專案2:多樣性導向合成法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則進一步擴充套件了科學家們尋找新型藥物時可以利用的方法與工具,使他們能夠接觸到更多具有潛力的新化合物。因此,這些研究不僅具備理論意義,更為未來藥物設計提供了實際指導。

BRD1732 對於泛素穩態和蛋白質降解的廣泛影響凸顯了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在細胞生理中的核心重要性。這種化合物透過耗竭自由泛素並生成抑制性的泛素-BRD1732 共軛物,導致蛋白質穩定性的大規模失調。有趣的是,BRD1732 對於蛋白質水平具有雙向效應,這與典型的蛋白酶體抑制劑主要導致蛋白質積累的情況不同。這表明細胞內的蛋白質穩態受到更為複雜的擾動,可能帶來獨特的生物學後果。

在整個研究中使用立體異構物作為對照特別值得注意,因為這提供了觀察到的效應具體性的有力證據。透過基因敲除和重新表達研究仔細分析 RNF19A/B 的角色,也進一步強化了機制上的結論。

雖然這篇論文的重點並不在此,但發現這種新穎的機制來擾動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可能具有治療上的相關性。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蛋白酶體抑制劑,如博特佐米(bortezomib),主要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及其他癌症。BRD1732獨特的作用機制,潛在地能為針對該途徑的現有藥物提供優勢或互補效應。利用小分子將泛素化引導至特定目標的概念,為藥物開發中的靶向蛋白降解方法帶來了令人振奮的前景。

作者指出,儘管進行了多次嘗試,他們仍無法在體外重建 RNF19 蛋白對 BRD1732 的泛素化。雖然細胞資料強烈暗示這些 E3 連線酶的參與,但直接的生化證據將進一步鞏固所提出的機制。未來的研究可以探討在體外重現這一活性所需的條件或輔因子。目前尚不清楚 RNF19 蛋白如何識別 BRD1732 作為底物的精確分子基礎。BRD1732-RNF19 複合體的結構研究可能會提供對這種不尋常的小分子-蛋白質相互作用的重要見解。

BRD1732 的廣泛細胞效應:未來藥物開發的新方向

雖然作為一種工具化合物,BRD1732 的廣泛細胞效應可能限制其直接的治療潛力,但小分子導向的泛素化概念卻可以應用於更具針對性的策略。未來的研究或許可以探討建立雙功能分子,將類似 BRD1732 的片段連結至特定目標蛋白的配體上。探索其他小分子是否也能透過類似機制被泛素化將會是一個有趣的課題。我們需要弄清楚 BRD1732 是否具有某些特定的結構特徵,使其具備這種活性?還是這只是一個更普遍的現象?對相關化合物進行篩選有助於揭示結構與活性之間的關係。

在當前藥物開發熱潮中,以小分子驅動蛋白降解策略已成為研究焦點,像是 PROTACs 和 LYTACs 等新型藥物皆以此為基礎,旨在利用細胞內的蛋白降解途徑,有效清除特定靶標蛋白。BRD1732 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僅因其誘導泛效應,更因其潛力能與這些創新療法相結合,以達到更精準和有效的治療效果。因此,未來若能將 BRD1732 的獨特性質融入針對性的藥物開發策略中,我們或許能夠開創出全新的治療方法。

這篇論文專注於 BRD1732 的藥理效應,但一個引人入勝的問題是,類似的小分子泛素化是否可能自然發生。是否存在內源性代謝物或外源性物質可以被泛素化,以調節細胞中的泛素庫或蛋白質降解?

這項研究是一個極佳的例子,展示了對有趣的小分子進行作用機制研究如何揭示新穎的生物學。發現合成小分子在細胞中可以被直接泛素化,為基礎研究和藥物開發帶來了全新的概念可能性。此項工作也突顯出多樣化小分子庫和深入機制特徵分析在化學生物學中的重要價值。如果不探索不同的三維支架,這一活性可能永遠無法被發現。而且,如果沒有大量後續研究,獨特的機制很容易就會被忽視。

這篇論文對我們理解細胞中的泛素化過程和小分子與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它可能會激發化學生物學、藥物發現及泛素生物學的新研究方向。特別是小分子導向的後轉譯修飾概念令人興奮,可能為調節蛋白質功能和穩定性開創創新的方法。


參考來源

蛋白酶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包括泛素化和蛋白酶體降解的整個系統被稱為「泛素-蛋白酶體系統」。 蛋白酶 ... 在發現泛素-蛋白酶體系統之前,細胞中的蛋白質降解被認為主要依賴於溶體,一種膜 ...

來源: 维基百科

泛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泛素的主要功能是標記(泛素化)需要被分解或被運輸的蛋白質,使其可被蛋白酶體識別,接著降解或運輸到細胞內特定結構。當附有泛素的蛋白質移動到桶狀的蛋白酶的時候,蛋白酶就 ...

來源: 维基百科

蛋白质的靶向降解: 泛素系统

到此, 我们已经知道, 一个蛋白质分子要经泛素系统被降解, 需经过两个主要步骤: 第一, 目标蛋白被多聚泛素链标记;第二, 多聚泛素链招募蛋白酶体前来将目标 ...

使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蛋白质

泛素化描述了泛素分子与蛋白质的赖氨酸残基连接的过程。多个泛素分子的连接,称为多泛素化,标志着蛋白质降解到蛋白酶体。蛋白质泛素化是一种可逆的翻译后修饰,可调节 ...

來源: 赛默飞

泛素-蛋白酶體系統_百度百科

泛素-蛋白酶體系統(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是細胞內蛋白質降解的主要途徑,參與細胞內80%以上蛋白質的降解。

來源: 百度

《Science》哈佛揭「非泛素化分解」全新機制!為蛋白質降解藥翻新頁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證明Midnolin-蛋白酶體的機制可繞過典型的泛素化系統,在細胞核內實現蛋白質降解,而我們也正在積極探索該領域是如何調整機制的特異性 ...

來源: 環球生技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单泛素化作用包括内吞作用和DNA 损坏作用,以及亚细胞蛋白定位和转运变化。但是,要将某个蛋白质定位至蛋白酶体进行降解时,导致生成多聚泛素链的多重泛素化循环是必 ...

來源: cellsignal.cn

NHRI Communications - 國家衛生研究院

... 降解需要位於內質網膜上的泛素連接酶(ubiquitin ligase)HRD1、其交互作用分子SEL1,以及細胞質中之ATP水解酶p97等分子之參與,蛋白酶體才得以將受質降解。上述合作 ...


CRISPR_Cas9

專家

相關討論

❖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