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這個主題我超有感!兒童飲食+人工色素~先說,我人在歐洲的時候,大家幾乎本能地避開那種一大堆顏色、包裝超花俏的零食耶。真的會有那種「喔這看起來太艷了絕對不給小孩吃」的警覺感! 然後有一次在聚會上,澳洲朋友就直接分享,他們學校超嚴格,糖果只要是加色素的基本都禁帶!理由很直接:有些小朋友吃完會整個爆衝(真的像按下狂歡鍵那種誇張),但又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 我還親眼見過老師跟家長在旁邊討論 - 減少小孩吃人工色素到底有沒有用。結果勒?那些平常愛亂跑的小鬼,少吃點這些東西,好像也沒什麼差(活潑一樣活潑)。至於ADHD什麼的,那個診斷數字...好像也沒什麼劇變。欸所以,不管外面那些研究吵多兇,實際生活上感覺各國情境都完全不同。標準啦、數據啦,看一看,好像永遠找不到唯一答案耶?感覺就...真的很難說啊!

其實說真的,當大學生根本沒什麼心力去研究健康食品,平常都靠泡麵、手搖飲撐過一天,保健食品好像離自己很遠。有一次剛好課堂報告要查可可多酚,乾脆直接跑去買現成的巧克力產品(反正都是可可做的,多多少少有點吧?)還拉朋友一起來玩實驗。然後最在意的話題,不是那東西有沒有效,而是「到底要吃多少才會見效」還有「是不是會吃到拉肚子」。我們那次真的有人直接嗑兩大板,然後隔天腸胃就GG了,所以適量真的超級重要。 抗氧化部分我覺得網路都寫得太誇張了,可是認真翻了幾篇國外文獻,確實對身體不錯,但遠遠沒神話成那樣。其實我現在偶爾也會早上在燕麥加一點純可可粉 - 也不抱什麼偉大的期望,就只是覺得生活好像能多一點營養,有努力讓自己好一點啦。不過說真的,不用迷信這些產品,健康這件事還是蠻靠整體生活習慣。

老實說,這個雙下巴的問題真的跟著我天南地北跑。像我一直在亞洲、歐洲這樣來來去去,根本沒差文化,大家多少都被它煩過。有次在德國交換,大家都很自然派,但聊到自拍啊、美肌啊,還是會有人私下問:「欸你怎麼下巴線條不錯?」其實我自己也蠻認真的好嗎。有陣子硬著頭皮每天戴那種傳說中可以瘦下巴的彈性束帶,每天一小時,那感覺很妙,一開始真的有夠像什麼醫用器材纏在臉上,下課回到宿舍就偷跑去做所謂「親吻天花板」的動作 - 沒人看其實更好放飛。還有臉部瑜伽,這超適合邊追劇邊練或者捷運上手癢時來一下,下顎會有一點痠但莫名覺得更緊,蠻爽的。不過喔,你只要中斷個幾週,又加上熬夜或縮著脖子喝珍奶,下巴馬上給你變臉。所以啊,有沒有什麼新奇厲害、來自日本美國哪裡都行的新法寶?求推薦!我現在要去繼續練表情肌了啦。

嗯,講到那個產後腰痛喔,其實蠻多媽媽都有這問題啦,就是每次門診差不多都會有,好幾個會問我說「中醫真的可以改善嗎?」嗯,我覺得,應該說,沒有一種方式是絕對的,你只貼草本貼布...呃,好像又不太夠,單靠針灸也還好吧。像我們診所,有時就混著用 - 有時教自助按壓穴位,有的媽媽按完自己也跟我回報說,「欸今天比較輕鬆耶」,但其實要記錄才準,不然就是自己感覺,比較主觀。之前我們還試過那種小型現場測試,就讓媽媽們寫個日誌,每天記下來疼痛變化,再來比不同方法效果怎樣,比較有憑據這樣。 喔對,要提外用膏貼這部分啊,其實那個過敏反應真的不能小看。我印象很深一次,有位新手媽咪用了新品馬上紅腫起來,我們才發現每次換新成分,都要先局部試用才保險。不過說到追蹤疼痛,我其實一直在想,有沒有哪種比較省事的小工具或手機APP?因為老實講,一直叫人家每天抄表格,好像有點太麻煩了,如果大家有推薦的可以分享一下嗎?

欸你知道嗎!我超想跟你分享前陣子遇到一個case,真的是有點小激動!就是我們診所常常會有糖尿病患者來問,到底針灸能不能幫忙降血糖啦?呃…有個大哥,大概四十多歲吧,二型糖尿病好多年了 - 藥吃一陣子就失控、一陣子又還可以。他來的時候其實滿狐疑的,一副「試試看又不會少塊肉」那種感覺。然後我們就真的從最基本的做起喔,指尖血糖、然後他每週過來兩次針灸,我一直碎念要他治療前後都記錄血糖值,你不知道這多重要啊!重點是,他過了一兩週,其實那個血糖還是會上下,可是趨勢真的慢慢穩定下來,連那些奇怪的不舒服也少掉好多。我跟你講,一開始我最怕低血糖,可是其實嘛 - 只要藥物有調整,不自己亂加量基本上不會出問題。大家都以為針灸完隔天就像變魔術一樣,數字直接掉,其實沒有啦,身體反應超慢,要認真追蹤才會發現差別。我現在超想有一個自動系統幫忙把這些紀錄整理好,如果可以直接匯入,那肯定更多醫生和病友會覺得,咦,其實針灸真的不是只是迷信,說不定可以認真考慮欸!!!

- 大學念生科,老師一直強調老化主要是細胞自由基或粒線體能量代謝出問題。 - 剛開始我還有點懷疑,因為身邊其實有那種生活作息超隨便的人,像愛喝手搖、不太運動,可皮膚狀況一樣很好。 - 外界說抗老重點是蔬菜多吃、要多運動,但我大學室友蠻懶的,也沒什麼皺紋,讓我困惑:「如果TCA循環或氧氣真的出問題,那應該很明顯看得出來?」 - 順帶一提,有人說過氧化氫會導致頭髮變白,可我觀察下來,好像壓力大的長輩容易白髮,但年輕人考試失戀也有類似狀況,所以不一定只跟年齡有關。 - 日常閒聊時,同學常提到某些保健食品效果神奇,不過單靠營養補充好像也無法完全逆轉老化?反正就是總覺得細胞變老不會只是一個因素。 - 總之,到底平常飲食健康、保持心情,是不是真的能有效對抗老化?嗯…講真的,我還是不太確定答案啦。

More Popular Tags:

掌握大眾關注焦點,編輯團隊推送時事話題,邀請民眾共同討論、分享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