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中原子的數位位置如何決定其在體內的生化功能


摘要

本文探討了分子中原子的數位位置如何影響其生化功能,揭示了量子力學與生命科學之間的重要聯繫。 歸納要點:

  • 原子在分子中的數位位置決定了其電子雲的分布,影響生化反應如酶催化和細胞信號傳遞。
  • 藥物設計中,透過瞭解原子的排列與活性之間的關係,可以針對特定原子進行修飾,提高療效。
  • 生物大分子的構象變化由原子的位置決定,這影響其功能並且可以通過實驗方法來解析。
了解原子的數位位置不僅有助於我們掌握生物過程,更為未來的醫療和營養策略提供了基礎。


化學名詞背後的真相:解開『二氧化氫』的神秘面紗

我們傾向於用能夠理解的方式來思考和描述化學物質。舉例來說,關於二氧化氫的笑話便是這樣:

二氧化氫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物質,每年造成數以萬計的人喪生。其中大部分死亡事件是因為意外吸入二氧化氫,但其危險性並不止於此。長時間接觸其固體形態會造成嚴重的組織損傷。攝入二氧化氫的症狀可能包括過度出汗與排尿,甚至可能感到腹脹、噁心、嘔吐以及身體電解質失衡。對於那些已經依賴它的人而言,停止使用二氧化氫意味著必然的死亡。

文章進一步補充道:二氧化氫也被稱為羥基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它促進了“溫室效應”;可能導致嚴重燒傷;加速了自然景觀的侵蝕;加快許多金屬的腐蝕和生鏽;可能導致電氣故障及汽車剎車效果下降;在末期癌症患者切除腫瘤中也有發現。

如果我們缺乏基本的化學知識,不了解“二氧化氫”所指的是什麼,我們就很難察覺這實際上只是水。我們會假設它是一種可怕且有毒的分子,應該避免接觸。

這段文字揭示了普及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在缺乏基本知識時,人們很容易被看似專業術語所迷惑,進而產生恐慌或誤解。例如,“二氧化氫”聽起來像是一種危險的物質,但實際上它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

在資訊傳播中,我們有責任確保資訊準確且易於理解,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科學背後的重要性與真相。了解科學命名法則可以避免混淆,比如“二氧化氫”指的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而“水”則是我們日常對這一物質所用的稱謂。因此,加強對科學教育與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至關重要,以免受到不實資訊影響。
我們在研究許多文章後,彙整重點如下
網路文章觀點與我們總結
  • 蛋白質結構是指蛋白質分子的三維空間排列,主要由碳、氫、氧、氮及硫等元素組成。
  • 大部分蛋白質由20種不同的L型α胺基酸鏈接形成,這些鏈接決定了其功能與特性。
  • 研究蛋白質的結構有助於理解其在生物體中的功能,例如催化反應和細胞交互作用。
  • 結構生物學家使用各種技術來確定所有原子的位置,其中冷凍電子顯微術是一項新興且前景廣闊的技術。
  • 了解蛋白質的結構也能促進藥物設計,有助於開發針對特定疾病的新療法。
  • 生化學則專注於研究細胞內各類大分子,如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我們身體中的每一個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而它們的形狀和結構直接影響著我們健康與疾病的關係。科學家們努力解析這些小而複雜的大分子,希望能透過深入了解他們如何運作,來為治療疾病打下基礎。隨著科技進步,我們對這些生命基石有了更多認識,也期待未來能夠研發出更有效的藥物,改善人類健康。


解開化學名稱背後的秘密:數字代表什麼?

但二氫氧化物對我們來說並不危險,只要我們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它。它只是水而已。只有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安全使用時,它才會對我們造成危險。如果人們因為對二氫氧化物缺乏了解而大驚小怪,那麼他們又有多大可能不知道其他聽起來奇怪的化學物質在體內的作用呢?更何況,還能辨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不是?

這裡有兩個例子我想深入探討:Omega-3和Omega-6脂肪酸,以及1,3–1,6和1,3–1,4 β-葡聚醣。在這兩個案例中,我們談論的只是一個數字上的差異。

那麼,這個數字的重要性究竟有多高?它代表了什麼呢?化學名稱中的數字是標準命名規範的一部分,它們確實指示了特定化學物質上化學鍵的位置。例如,β-葡聚醣是一種由多種葡萄糖分子組成的複雜混合體,構成了整體聚合物結構(順便提一下,這些分子是不可消化的)。關於卡路里計算的更多資訊可以在此找到:

β-葡聚醣:結構決定功能,不同連結方式影響免疫反應

每個在β-葡聚醣結構中的葡萄糖分子以六元環的形式存在—有關於這種環形結構及其成分的更多資訊可以在此找到。數字標示了化學鍵將每個葡萄糖分子連線到下一個的地方。例如,纖維素(我們飲食中主要的膳食纖維成分)就是一種純粹由1,4連結組成的β-葡聚醣。而1,3–1,4型β-葡聚醣主要存在於燕麥和其他穀物中,而1,3–1,6型則見於蘑菇和其他真菌之中。

雖然這些β-葡聚醣的化學組成相似,但它們對生物體內細胞的生化刺激(即如何訊號傳遞給我們體內細胞)卻運作得截然不同。1,3–1,6變體能夠對構成免疫系統的細胞施加多種刺激,而這是1,3–1,4型所無法做到的。想想看,所有這些差異竟然源自於葡萄糖分子連結的位置不同!

Omega-3 和 Omega-6 脂肪酸:認識關鍵比例與健康影響

我們知道這些脂肪酸屬於不飽和脂肪酸,這意味著它們的整個結構中會包含一個(或多個)碳-碳雙鍵(C=C)。在 Omega-3 脂肪酸中,從末端碳原子算起,第三和第四個碳原子之間必定存在一個 C=C 雙鍵,因此我們稱其為 Omega-3 脂肪酸。而在 Omega-6 脂肪酸中,C=C 雙鍵則普遍存在於第六和第七個碳原子之間。雙鍵的位置影響著脂肪酸如何與細胞互動,以刺激生化反應。C=C 雙鍵位置的不同,使得這兩種型別的脂肪酸在體內擁有截然不同的生化功能。

當前研究越來越重視 Omega-3 和 Omega-6 脂肪酸比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過去,人們多關注 Omega-3 的益處,但現在科學界更強調兩者比例的平衡至關重要。過量的 Omega-6 會導致炎症反應,而 Omega-3 則能起到抗炎作用。最新研究表明,維持健康的 Omega-3 和 Omega-6 比例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抑鬱症以及認知功能下降等風險。

具體資訊方面,目前理想的 Omega-3 和 Omega-6 比例如 1:4 甚至 1:1,遠低於現代飲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比例。工業化生產的植物油(如玉米油、大豆油)富含Omega-6,而現代人攝入的Omega-3相對不足。因此,我們可以透過食用富含Omega-3 的魚類、亞麻籽、奇亞籽等食物,以及補充魚油等方式來改善這一比例。

Omega 脂肪酸還與細胞膜流動性及訊號傳導息息相關。在細胞膜中,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能提高膜流動性,使得受體蛋白質更容易進行訊號轉導。因此,不同型別的不飽和脂肪酸對細胞功能具有深遠影響,有助於促進正常的新陳代謝以及維持整體健康。

Omega-3 與 Omega-6 脂肪酸:抗炎與促炎的微妙平衡

Omega-3 脂肪酸被認為具有抗炎作用:

EPA(魚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和 DHA(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是強效的抗炎介質,能透過向細胞發出訊號來減少免疫系統炎症反應的強度,從而調節其促炎通路(核因子 kappa B,簡稱 NF-κB)。NF-κB 是一條主要的細胞通路,它負責表達基因以刺激促炎性細胞激素的產生,並貢獻於我們體內炎症訊號的發展。相比之下,Omega-6 脂肪酸則被認為是促炎性的,其原因在於它們會在體內轉化為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RA)。

對於遵循西方飲食的人來說,Omega-6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 (ARA) 對參與炎症反應的細胞膜磷脂質中的脂肪酸有著重要貢獻。ARA 是許多強效促炎介質的前驅物,包括較為人熟知的前列腺素和白三烯。因此,有針對 ARA 通路開發了抗炎藥物,以成功控制炎症。因此,人們普遍相信增加膳食中 Omega-6 脂肪酸 ARA 或其前驅物亞麻油酸 (linoleic acid, LA) 的攝入量將會增加身體的炎症反應。而這些觀點已經足以讓我們感到困惑。

**專案1:最新趨勢 - 微生物組與脂肪酸代謝**

在最新研究中,微生物組被發現與 Omega-3 和 Omega-6 脂肪酸的代謝和炎症反應有著密切關係。腸道菌群可以影響宿主對 Omega-3 和 Omega-6 的吸收、轉化及利用,進而影響其抗炎或促炎作用。例如,某些菌種可以促進 Omega-3 的代謝,提高 EPA 和 DHA 的生成,使得它們更具抗炎效果;而其他菌種可能會加速 Omega-6 轉化成 ARA,加劇身體的 inflammation。因此,調節腸道菌群組成與功能,有望成為控制 inflammation 新策略。

**專案2:深入要點 - Omega-3 和 Omega-6 的平衡至關重要**

雖然 Omega-3 被視為抗 炎,而 Omega-6 則被認為是促 炎,但實際上這兩種脂肪酸都是人體正常功能所必需。過高的 Omega-6 含量可能導致慢性 inflammation,而缺乏適當攝入量的 Omega-3 則可加重 inflammation 反應。因此,要保持健康,就需確保這兩種 fatty acids 之間達到良好的平衡。建議將二者比例控制在1:4或更低,例如透過食用富含 omega-3 食品,如鮭魚、鯖魚、亞麻籽油等,以及限制高 omega-6 食品,如葵花籽油、玉米油等來達到這個平衡。

營養的本質:從單純的宏觀營養素到個人化的精準營養

我們的身體已經能夠感知並對這些營養素所提供的生化刺激作出反應。令人困惑的是,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我們所消耗的食物有多麼純粹。由於 omega-3 和 omega-6 脂肪酸極易氧化,因此在以食品或補充品形式攝取它們時,我們必須考慮它們是否受到製備或烹飪過程的影響,就像氫化植物油的情況一樣。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的一個更深層次的含義是,除了市場行銷對產品進行的包裝,我們還應該關注自己實際放入身體中的東西。例如,如果我確實宣傳一種幫助免疫系統的 beta-glucan 產品,但實際上卻用燕麥中的 1,3–1,4 beta glucans 而不是蘑菇中的 1,3–1,6 beta glucans 填充它,那會怎樣呢?

這裡提到的“unadulterated”(未摻雜)和“beta-glucan”正好反映了現代營養學中個體化需求的重要性。我們不再單純關注宏觀營養素,而是開始探討個人基因、腸道菌群及代謝特徵等因素如何影響營養吸收與利用。因此,不同來源的 beta-glucan 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利用度和功效,選擇時需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來決定。頂尖專家需要更加重視如何將精準醫療技術融入營養學研究,透過基因檢測、代謝分析等手段建立個人化營養方案,以真正實現“量身定製”的健康管理。在資訊過載與消費者認知偏差日益嚴重之下,提高大眾對於這些細節重要性的認識,也變得尤為必要。

Omega-3 與 Omega-6 比例失衡的隱患:健康危機潛藏在你的餐桌上

消費者不是毫無所知,對吧?如果我把一個產品標榜為「富含 Omega-6 脂肪酸」,卻完全不提及我們每日飲食中 Omega-3 與 Omega-6 的最佳比例,那又如何呢?這樣做的話,我無疑是在無恥地掠奪消費者的金錢,而沒有提供任何有助於改善他們健康的價值,對吧?我們確實需要更加明智地花錢,以保持身體狀態良好!

Joel Yong 博士是一位生物化學工程師/科學家、教育工作者和作家。他已經出版了 5 本電子書(可在 Amazon.com 上以 Kindle 格式獲得),並共同撰寫了 6 篇國際同行評審科學期刊的論文。他主要專注於制定策略,以支援人體的最佳生物化學功能,詳情請見 https://thethinkingscientist.substack.com。

**專案1:Omega-3 與 Omega-6 的比例失衡的隱患** Joel Yong 博士的言論揭示了當今食品市場中一個隱藏的危機:過於強調 Omega-6 脂肪酸,而忽略了 Omega-3 的重要性。實際上,Omega-3 與 Omega-6 的比例失衡,是許多慢性病的根源,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炎症性疾病。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

**最新趨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 Omega-3 和 Omega-6 的最佳比例對於健康的重要性。例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取的 Omega-3 與 Omega-6 的比例應為 1:4。現代飲食中,Omega-6 的攝取量遠超於 Omega-3,導致了比例失衡,進而影響人體健康。

**深入要點:**Omega-3 和 Omega-6 在人體內扮演著截然不同的角色。Omega-3 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而 omega - 6 則促進炎症反應。當 omega - 6 過多時,會導致體內炎症加劇,提高患病風險。因此維持合理比例至關重要。

**專案2:消費者如何明智選擇,有效提升健康?** Joel Yong 博士提醒我們需要更加明智地選擇食物和營養補充品,以確保能夠攝取足夠的 omega - 3 脂肪酸。

**典型查詢意圖:** 消費者在選擇營養補充品時常被廣告裡強調「富含 omega - 6」所吸引,而忽略了 omega - 3 的比重。

**深入要點:**
消費者在選擇營養補充品時應注意以下幾個關鍵點:
1. **確認產品是否包含 omega - 3:** 並且確保其與 omega - 6 的比率合理。
2. **選擇高品質魚油:** 高品質魚油通常含有較高濃度 EPA 和 DHA ,這兩種 omega - 3 脂肪酸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
3. **諮詢專業人士:** 尋求專業人士建議以制定適合自身情況之營養計劃,以確保攝取足夠 omega - 3 脂肪酸。

除了營養補充品外,消費者也可以透過調整飲食來增加omega-3脂肪酸攝入量,例如,多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魚類,如鮭魚、鯖魚和金槍魚;並減少加工食品和含糖飲料攝入,以降低omega-6脂肪酸攝取量。

參考來源

蛋白質結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蛋白質結構是指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作為一類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質主要由碳、氫、氧、氮、硫等化學元素組成。絕大部分蛋白質都是由20種不同的L型α胺基酸連接形成 ...

來源: 维基百科

蛋白質結構比對與電腦輔助藥物設計

利用結構視覺化軟體可以輔助觀察巨分子的結構 ... 因為不同分子之間的彼此交互作用,例如蛋白質-蛋白質、蛋白質-核酸、蛋白質-脂肪酸等,而引發生許許多多的特定生化功能。

來源: TBI Core

開啟微晶體電子繞射(microcrystal electron diffraction)的潛力

它們在奈米尺度上,透過移動分子、形成或破壞鍵結,以及催化反應來發揮其作用。結構生物學家努力確定在蛋白質中,所有原子的所在位置。要完成這項工作,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 ...

來源: 物理雙月刊

蛋白質結構分析

瞭解蛋白質的三維結構有助於探討蛋白質在分子層次上的功能及可能作用機制,應用層面包括酵素在分子層次功能之探討、蛋白質與蛋白質間作用及電腦輔助藥物設計之開發等。

生物化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生物體中的化學進程的一門學科,常被簡稱為生化。它主要用於研究細胞內各組分,如蛋白質、糖類、脂類、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而對於化學生物學來說,則著重於 ...

來源: 维基百科

高效能大分子結晶學相位解析技術之發展現況

anomalous diffraction phasing, MAD phasing) 作為解. 決相位角問題的主要工具。 圖3. 重原子衍生物之結構因子可由原始分子與重. 原子的散射向量合表示之。 圖 ...

Diamond 4 分子結構軟體 - 新永資訊有限公司

對像類型的選擇過濾器,以避免無意中匹配錯誤的對象。 ... 原子設計可以分配給單個站點(而不是僅分配給原子組)。 ... 混合站點組件的隨機分佈(參見“原子組和站點設計”對話​​ ...

來源: twnfi.com.tw

「把生物分子看得更清楚!」結構生物學最新神器–冷凍電子顯微鏡

冷凍電子顯微術,能在原子尺度,快速且不破壞性地觀察生物分子,榮獲2017 諾貝爾化學獎的殊榮,是今日結構生物研究最具發展潛力的技術。2018 年,蔡明 ...

來源: 國家地理雜誌

CRISPR

專家

相關討論

❖ 相關專欄